• <tr id="xify8"><strong id="xify8"></strong></tr>
      1. 12320

        手機版

        微信公眾號

        Nature子刊:新冠病毒通過物傳人的概率,僅為空氣傳播的千分之一

        2022-05-26

          兩年多過去了,新冠病毒仍在全世界范圍內廣泛傳播。了解疾病的暴露風險,有助于提前制定緩解策略,控制住這種高傳染性的呼吸道病毒。 

          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CDC)將SARS-CoV-2的傳播方式歸類為:病毒吸入、病毒在粘膜上沉積,以及粘膜與被病毒污染的手接觸?;诖?,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對密切接觸者追蹤/隔離,是控制新冠疫情的關鍵預防措施。 

          那么,新冠病毒能否通過物體表面以及空氣,在環境中進行傳播呢? 

          早期研究表明,無癥狀、癥狀前和有癥狀的攜帶者可能會播散病毒顆粒,這些病毒顆??梢栽跉馊苣z中保持存活和傳染性數小時,并在物體表面存活長達 3 天,具體取決于溫度、相對濕度和表面材料等環境因素。 

          最近的研究發現,病毒可以在塑料、不銹鋼、玻璃、陶瓷、木材、棉花和紙等表面上存活47天。在適當的溫度下(實驗條件下<30?°C),它能存活更長時間。 

          因此,評估新冠病毒通過氣溶膠或物體表面傳播的可能性大小,對于控制新冠疫情和制定相關措施至關重要。 

          近日,密歇根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奚傳武教授團隊等在 Journal of Exposure Science Environmental Epidemiology Nature子刊)發表了題為:Monitoring SARS-CoV-2 in air and on surfaces and estimating infection risk in buildings and buses on a university campus 的研究論文。 

          

          該研究對幾所大學校園及周圍場所的空氣和物體表面進行了采樣和新冠病毒檢測,結合校園的新冠感染情況,來評估環境接觸相關的新冠傳播概率。 

          具體來說,研究團隊收集了256個空氣樣本,其中1.6%的樣本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收集了517多個物體表面樣本,1.5%為陽性(表1)。 

          

          1:環境樣本數及其分階段陽性率 

          這些樣本來自這辦公室、教室、表演空間、自助餐廳、公共汽車和健身房。其中,最危險的環境是健身房,健身房中采集的75%的空氣樣本和50%的物體表面樣本都發現了新冠病毒陽性跡象。大多數受污染的健身房物體表面都涉及飲水機按鈕,但健身器材上采集的樣本沒有發現陽性??傮w而言,在辦公空間、電腦鍵盤、電燈開關、桌面、微波爐、冰箱把手或課桌周圍發現的陽性要少得多。 

          研究者評估了病毒RNA樣本呈陽性位置的平均感染風險和95%的感染風險(表 2)。吸入感染的風險,因暴露持續時間而異(圖 2)。 

          

          2:陽性樣品詳情和檢測到的病毒RNA濃度 

          例如,在健身房以 98% 采樣病毒濃度水平(0.06?gc/L)進行40分鐘的中高強度間歇訓練后,不戴口罩的人的感染概率為每1000次暴露中出現15?±?6次吸入傳染性氣溶膠。 

          在公共汽車上,當公共汽車上的空氣被濃度為 0.023?gc/L SARS-CoV-2 污染時,如果乘坐5-15分鐘的公共汽車,100,000名不戴口罩的乘客中有15人可能因吸入而感染。使用在表面檢測到的病毒濃度,通過污染物傳播的估計感染風險為1/100000(圖 2)。 

          

          2:陽性樣本的感染概率 

          這種風險水平意味著,在單次觸摸受污染的表面,然后單次手指與粘膜接觸后,SARS-CoV-2 感染的可能性為100,000分之一。 

          換句話說,氣溶膠每100次接觸感染為1.5次左右。而接觸新冠病毒陽性物體表面后感染的概率則非常之低,每10萬次接觸僅有1次感染機會。 

          這項研究結果表明,與接觸門把手、飲水機、鍵盤、桌子、開關等等物體表面相比,通過空氣吸入導致新冠病毒感染的風險要高得多,大約高出1000倍。提醒我們,應該更加關注通過空氣吸入新冠病毒的風險,而不是接觸物體表面的感染風險,尤其是那些定期清潔的環境中的物體表面。 

          不過,研究人員也指出這項研究有幾個局限性。 

          首先,位置可達性、人員可用性和樣本代表性是本研究中的重要考慮因素,因此限制了抽樣的規模和頻率。 

          其次,鑒于為減輕 COVID-19 傳播而采取的封鎖措施和政策,沒有在大量人群中采集樣本,并且在只有少數人在場時采集了一些樣本,因此需要解釋負面結果尤其是在室內活動逐漸恢復到大流行前水平的情況下,請謹慎行事。 

          第三,該研究是在大學校園內進行的,因此將這些發現外推到普通人群或其他非醫療保健環境時應謹慎。 

          盡管存在這些限制,我們相信我們的結果是對各種非醫療保健環境中的環境污染和傳染性數據的有價值的補充。 

          對于這項研究,西蒙斯大學的 Elizabeth Scott 教授表示,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新冠主要通過空氣傳播,WHO 也證實了這一點。但需要指出的是,雖然物體表面傳播的風險很低,但實際生活中,人們會反復接觸相同的物體表面,因此傳播的風險會相應升高。 

          同時,她還強調,這種私人空間風險并未得到該研究的評估。 此外,重要的是要注意“其他呼吸道病毒和其他細菌感染主要通過接觸表面傳播,”Simmons大學家庭和社區衛生與健康中心前聯合主任Scott補充說。 

          Scott看來,“我們需要繼續對手和物體表面以及呼吸道和空氣衛生進行有效和全面的衛生實踐,以防止在 COVID-19 之前存在的所有其他社區傳播感染”。 

          另外,梅斯醫學還認為,Omicron在物體表面存活的時間,有研究認為比原始株更長,意味著,針對Omicron的物傳人的可能性也會增大,需要進行獨立的研究。 

          

           (來源:梅斯醫學) 

          原文出處:Zhang, X., Wu, J., Smith, L.M. et al. Monitoring SARS-CoV-2 in air and on surfaces and estimating infection risk in buildings and buses on a university campus. J Expo Sci Environ Epidemiol (2022). https://doi.org/10.1038/s41370-022-00442-9 

          鏈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370-022-00442-9 

        相關新聞:

        文件附件:

        精品国产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2. <tr id="xify8"><strong id="xify8"></strong></tr>